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 文旅要闻 党建动态 专题专栏 招商引资
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文旅融合

党建引领风帆劲 文旅赋能万象新——色村以文旅产业蝶变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来源: 秘境洛扎 作者: 发布时间: 2025-08-12

最近,在央视新闻、学习强国等主流媒体上火出圈的《到山南 去看蓝》宣传片,充分展现了山南别样的美景。其中,有座圣洁的雪山,雪山的下方有片碧蓝的湖,雪山联动湖泊形成了一幅独特的画卷,这正是色村库拉岗日雪山和白玛林措的动人容颜。“色”字在藏语里意为公子,而色村,恰似遗世独立的公子,于党建引领下,借文旅融合之力,从寂寂无名迈向声名远扬,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阔步前行。

近年来,色村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的重要论述为引领,聚焦“四件大事”,聚力“四个创建”,深挖细耕辖区内白玛林措-库拉岗日、谢翁温泉、达木温泉、塞卡古托寺等特色文旅资源,集聚新动能、形成新优势、实现新发展,推动全村文旅产业从资源优势向发展优势跨越。现有72家民宿,在过去的一年里接待游客6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300万元大关,同比增幅超10%,走出了一条独属于色村的党建强、文旅兴、百姓富的乡村振兴之路。

党建掌舵:筑牢产业根基,铺就发展快车道

色村党支部始终将文旅产业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首要工程,以组织力、凝聚力提升破解资源散、发展慢的困境,为产业腾飞搭建四梁八柱,为未来发展定航定向。一是建强队伍管理。选拔懂旅游、善经营的党员骨干进入村“两委”班子,组建“旅行者之家志愿先锋队”,由党总支书记担任队长,上下一盘棋,牵头抓文旅规划、项目落地、服务提升和宣传宣讲,收集辖区民宿、餐馆、商超、修理厂等场所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等信息,制作旅游通讯录并发放300余份。今年以来,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50余次、参与120人次,惠及游客及群众2000余人,形成“总支决策、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工作格局。二是精准规划定方向。党员干部带头走访调研、外出考察,结合本村资源禀赋,梳理出白玛林措-库拉岗日徒步路线、温泉康养、顶礼舞非遗传承等核心资源11处,明确了123产业发展模式,即“一路(白玛林措旅游观光徒步路线)、两泉(谢翁温泉+达木温泉)、三体验(民宿住宿、民俗互动、康养休闲)”的产业布局,编制《色村文旅产业三年发展规划》,明确近期和远期目标、具体路径,确保发展不跑偏、不走样。三是补齐短板强基础。针对色村文旅产业发展中的基础设施薄弱、资金短缺、规划不完善等问题,党总支主动对接上级部门,推动总投资100万元的达木温泉改造、总投资400万元的白玛林措旅游接待中心等3个项目落地,全面打造全民健身房、亮化公共文化广场、阅读室等惠民互动活动,为公共文化服务夯基固本。四是规范民宿树品牌。为破解民宿各自为战的问题,党总支牵头成立色村民宿管理服务协会,制定《色村民宿服务10条标准》,涵盖客房卫生、餐饮安全、文化展示等内容,制定统一的服务标准和价格。今年以来,联合县乡开展民宿提升行动2次,邀请专业讲师开展服务提升、国家通用语言、人员登记等培训6余次,覆盖全村70%民宿。同时,引进平措康桑旅游管理有限公司,于2024年底签订协议并投入运营,为全村民宿发展树立新标杆。五是组建车队优服务。为解决游客往返景区“路途不便、车费乱要价”的问题,党总支牵头成立色村游客接送车队,筛选30辆村民自用车纳入统一管理,制定明码标价的接送标准,党员轮流担任调度员和监督员。车队成立3个月以来,累计接送游客1500余人次,创收达7万余元,既解决了游客出行难题,又为村民开辟了稳定增收渠道,游客对交通服务的满意度提升至90%由此可见,色村基础设施再上台阶。

文旅赋能:激活资源潜力,催生业态新活力

在党总支引领下,色村的山水风光与民俗文化被深度盘活,形成观光+康养+体验的多元业态,让游客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一是自然景观成吸金石白玛林措-库拉岗日的圣洁风光是吸引游客的核心吸引力,沿线新增1处打卡点,党员志愿者与护边员队伍组成联合巡查队,每周2次沿徒步路线开展巡逻维护,及时清理路面碎石、检查安全护栏,确保游客通行安全,今年累计巡救和帮扶游客12人次。61日,环湖徒步道路突发短暂塌方,乡政府、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班子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拉起警戒线、搭建安全警示牌,同时协调人员进场抢修,仅用3天就完成道路修缮,保障了徒步路线的畅通。在57月旅游黄金期,白玛林措徒步旅游路线日均接待游客超75人次,带动周边消费达10万元,切实发挥色村文旅资源禀赋。二是民俗文化变活资产组建顶礼舞、果谐等非遗表演队,每两周进行排练,每月为游客表演1场。在望果节、藏历新年期间,策划开展“守望非遗守望传统”等活动,游客与村民一起跳果谐舞、过林卡等。在旅游旺季,组织开展“篝火”郭庄晚会等文艺演出和趣味活动近20场,累计吸引参与游客1000人次,村民通过出租民族服饰、提供餐饮服务人均增收超5000元。三是宣传推广破地域圈党总支主动对接媒体,协助央视媒体组织群众拍摄《沿着边境看中国》《到山南去看蓝》《青爱的城-这城超美》等宣传纪录片,镜头中白玛林措的碧蓝湖水、库拉岗日的皑皑雪峰、顶礼舞的灵动舞姿圈粉无数,相关作品被央视新闻、央视网等主流媒体发布,全网点击量超100万人次、关注量更是达10万人次;协助举办“库拉岗日-白玛林措徒步旅游大会”“一措再措”等活动,党员带头承担后勤保障、路线引导工作,投入工作人员100人次,活动被区市县级多家媒体报道或转发。由此可见,色村旅游知名度再上新台阶。

蝶变新生:共享发展红利,描绘乡村新图景

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让色村的颜值与价值同步提升,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如高原阳光般炽热。一是腰包鼓了,生活富了。2024年,色村人均收入达28,852.6元,较2023年翻了一番,其中文旅相关收入占比超30%。民宿通过规范化经营,房间均价从200元提升至250元,旺季月收入超1万元;景区餐饮行业日均接待20余人次,月创收达2000余元;发放农牧民首次创业一次性补贴5.4万元,惠及27家商户;村集体通过景区房屋租赁、停车场收费年收入壮大至20万元,用于改善村级活动场所、修缮设施设备、慰问“三老”人员、五保户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返乡创业,全村外出务工人员显著降低,“守着家就能赚钱”成为色村现实。二是环境美了,村风好了。党员带头开展清洁家园行动,每周一组织党员及群众清扫景区及村内道路,垃圾转运覆盖全村,白玛林措水质持续保持国家Ⅰ类标准,库拉岗日及周边植被覆盖率提升至80%。游客的到来也让村民眼界更开阔,主动学普通话、学文明礼仪,邻里之间因旅游合作更和睦,今年以来全村矛盾纠纷同比下降50%三是底气足了,前景亮了。随着基础设施完善和品牌打响,色村文旅发展后劲十足,预计2025年接待游客将达8万人次,民宿产业收入增长15%以上。规划面积达770平方米、上下两层的白玛林措旅游接待中心项目计划于2026年建成运营,将有力推动旅客服务、民宿管理、文化展示、基层党建等重点方面发展。未来,色村还将加快推进“文旅+电商”“旅游直播”项目落地,组织更多党员骨干参加直播培训,计划在抖音、微信等平台重点销售藏香、唐卡、青稞制品、旅游纪念勋章等特色产品,让游客能够线下体验、线上复购。由此可见,色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再上台阶。

从雪山脚下的宁静村落,到文旅融合的振兴样板,色村的蜕变印证了党建引领是根本、文旅融合是路径、群众受益是目标的发展道路可行、可走、可推广。未来,色村党总支将继续握紧党建的方向盘,踩实文旅的油门,让每一寸土地都充满发展活力,让每一位村民都共享“五大振兴”发展成果,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书写更精彩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