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岛”市民 逐水而居的惬意生活
在这座城市的南侧,自东向西流淌着一条河——拉萨河。虽然拉萨河不能与气势磅礴、一泻千里的雅鲁藏布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相提并论,但是她和拉萨人民紧紧联系在一起,是拉萨人民的母亲河。这几年,拉萨河边有两座“河心岛”已建得有模有样,一座是“太阳岛”,另一座是“仙足岛”。时日渐长,在本地人的词汇中逐渐出现了“两岛”的说法。
商户老罗:
南环路通车了,有空就去逛逛
上午10点刚过,一家不大的门面,门口一边摆放着瓜子、花生等干果,另一边,老罗和他的朋友坐在长凳上摆起了龙门阵。“现在还不是来生意的时候哩!”在太阳岛环岛南路上,从四川内江来的老罗经营着一家面积不大的副食品杂货店。
老罗是去年5月份来的拉萨,虽然不是“老拉萨”,但却亲眼目睹了太阳岛的变化。说起这一年多时间,太阳岛最大的变化是什么?老罗手指着河对岸:“你看,河对岸那条路都修好喽!快不快嘛?”老罗嘴里的这条路正是拉萨新建的南环路,它自东向西连接了纳金大桥、拉萨大桥、迎亲大桥、柳梧大桥和柳东大桥,途经《文成公主》剧场、直升机空中观光区、鹏矗生态园、顿珠金融产业园、柳梧新区和位于柳梧新区的德吉罗布儿童乐园,前方接入柳东大桥,继而可直接进入拉萨经开区和堆龙德庆区。
今年年初,南环路初步具备通车条件,这给平时很少去拉萨河南岸的老罗带来了方便。“后来,只要有空我就会去河对岸逛逛。从河对岸看拉萨城,又是不一样的景呢!”近年来,随着拉萨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两岛”逐渐变了模样。路越来越宽,商铺越来越多,人气越来越旺。
藏二代钱进生:
生活在岛上,很满足
今年31岁的钱进生祖籍福建,在拉萨出生,成长在太阳岛。父母是很早一批的援藏工作者,后来选择留在了拉萨。在钱进生的记忆中,自拉萨大桥从东向西,到如今的仙足岛、太阳岛一带都是荒地。“小时候没有现在这么热闹,岛上只有住人的平房,几乎没什么商铺。而且那时生活条件不太好,人们也不会去外面消费。”钱进生的话语,一下子把我们带回了开发前的“两岛”。
1999年前后,拉萨市政府和中和国际城开始开发这片荒地。太阳岛建设之初,只是沿着河边修建了一排两层高的房子。现在,从这些房子的风格来看,似乎可以看出当时的开发者们想把太阳岛打造成富有民俗风情特色的休闲娱乐街区。听居住在仙足岛上的老住户说,“两岛”的开发建设,太阳岛要早于仙足岛。当时岛上主要修了几个退休基地和酒店,而他认为仙足岛上最重要的就是北京援建的拉萨北京中学了。
“其实生活在岛上,挺满足。基本上吃喝玩乐都不用出岛,而且岛上还有我最爱的烤鱼。”钱进生说。记者粗略地估算了一下,在太阳岛上,我们能吃到桂林的米粉、广东的烧腊、正宗兰州小西湖牛肉面、重庆老火锅,还有流行于陕西、河南一带的胡辣汤,以及云南腊排等不下20种来自全国各地的美食。想一想,生活在太阳岛真是一个吃货的幸福。
仙足岛居民:
把日子过成了诗
相比于太阳岛的人间烟火,仙足岛更像是在水一方的楚楚伊人。说起太阳岛和仙足岛的界限,熟悉“两岛”的人都认为是“依桥而治”,即以万利嘉园附近的那座桥为界,桥以东是仙足岛,以西属于太阳岛。这两座岛,在旅游旺季是游客的聚集地,仙足岛假日庄园酒店便是游客眼中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庄园式酒店。在很多市民和游客眼中,有了这两座岛,他们的生活和旅途有了不同的乐趣和味道。
如果说,太阳岛是吃货的天堂,那么仙足岛则是沉浸在咖啡香味中的小资岛屿。在仙足岛上,你可能会遇见文艺的咖啡馆,也可能会遇见温馨精致的家庭客栈。当然,还有“高大上”的画廊、艺术工作室,可以让来往的路人驻足观赏。每逢周末或者阳光充裕的时候,三五好友相约前往仙足岛,选一家常去的咖啡馆,捧一本喜爱的书往沙发上一歪,一个下午就这样过去了,把日子过成了诗。
记者走在仙足岛上看到,拉萨城市投资经营有限公司正在对仙足岛内原有道路地下管网进行全面改造升级。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仙足岛上枕水而居的人们会迎来更加美好、方便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