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 文旅要闻 党建动态 专题专栏 招商引资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文旅要闻>文旅动态

生命有尽 信愿无穷——观纪录片《布达拉宫》第二集有感

来源: 文化西藏 作者: 发布时间: 2024-08-16

行走在布达拉宫,如同穿越千年时空,目之所及,皆是工艺与文化的盛景,仰头所见不只是文物的陈列,更是生命本质的体现。要如何度过这一生,才能在死亡来临的那一刻,不愧此生?九十岁的唐卡画师爷爷给出了答案。

将生命的有限,化为艺术的不朽

唐卡画师噶玛德勒现已年近九十,依旧坚持工作,他十七岁就能独立完成唐卡作品,至今从业七十二载,他愿意将今生技艺所学不分亲疏远近,全都倾囊相授,徒弟人数已经超过五百人,且不收一分学费。他洞悉文化与生命的关系,知道人的一生是很短暂的,但是创造出来的唐卡作品是可以存世千百年。自己的手艺是不能失传的,学到了就要教人,要让更多的人学到,让噶玛噶赤画派永世流传。生命有终始,造化有永恒。

人生路上如果累了,不妨休息一下

人民日报曾写道“人生拼的不是爆发力,而是持久力。越是长远的路,越要懂得保持耐力。学会管理精力,能够好好休息,也是一种重要的自律”人生路很长,工作与生活要张弛有度,如果感觉到疲惫,就停下来歇一歇,让灵魂好好放松,无所事事也没有关系。就像噶玛德勒爷爷一样,困了就在草地上席地而睡,人生本就该如此松弛简单。而短暂的休息,也是为了更好地启航。

唯有执守,方得始终

噶玛德勒爷爷有一个心愿,就是带着自己的宝贝曾孙女上一趟布达拉宫,曾孙女贡嘎曲措虽只有6岁,但噶玛德勒常常带着她一起工作,传授她画画的技巧,希望趁自己在世时能多教教她,因为或许将来有一天,曾孙女贡嘎曲措也会成为新的传承人。

终于,噶玛德勒爷爷跨越千里,从昌都来到拉萨,带着曾孙女去到了布达拉宫,去看了那些承载着历史与智慧的宝物。当相差八十岁的一老一小共同伫立在布达拉宫脚下之时,我看到他们身上流淌着固执的传承,那是一种执着的追求,是一种不悔的坚守。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唯有执守,方得始终。

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

无论是圣哲,还是平常人都难以逾越百岁之数,人终有一死。而噶玛德勒爷爷面对死亡却很乐观,在草坪上传授曾孙女什么是老去与死亡。曾孙女天真地问道:“祖爷爷,人为什么会变老?”他笑着回答:“我这个老头子,以前也年轻,年纪大了就变老了。树木刚生长出来时只有种子在发芽,然后历经风雨,很多年后它就老了,最后枯萎。年轻的时候,有些人也会死去,什么时候会死,这些不能想,因为人生无常,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死”曾孙女依旧很不解:“为什么人会死掉?”

噶玛德勒爷爷也知道自己离死亡并不遥远,却依旧笑着:“所有人都会慢慢死掉,我现在都已经八十九岁了,还活着,也会快死掉。”说着调皮地倒下假装自己的死亡的模样。曾孙女的追问是人生之初的无限好奇,祖爷爷的回答则是今生体验的哲思智慧。

噶玛德勒爷爷的精神内核十分稳定,他不惧怕死亡,甚至是笑着面对,是因为他知道自己此生无愧,她的曾孙女会记得他,他的500多个徒弟也会记得他,后世的人看见他的唐卡作品也会想起他。他也许感到死亡这一话题的沉重,最后对曾孙女说,跳一曲锅庄舞吧!曾孙女快乐舞蹈,他也不吝啬自己的夸奖,直夸:“跳得真好!”风吹起孙女的头发与衣角,他将此幕深深地印入自己的脑海,也许他也想留存更多和曾孙女的欢乐时光,没有人会舍得离开,但是再不舍,也要去面对死亡,“最后不妨为祖爷爷跳曲锅庄舞吧!”这是噶玛德勒面对死亡的乐观从容。

生命有尽,信愿无穷

噶玛德勒爷爷不仅用手绘制了唐卡,更用信念绘制了此生。生命有尽,信愿无穷。布达拉宫里的宝物不仅承载着一代先哲的智慧和历代智者的哲思,还有着无数匠人的崇信与体悟。漫溯上千年时光,跨越数千公里的地域,汇集于红山之上,浓缩于布达拉宫之中,融汇成一座文明的小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