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魂铸传奇,情感编织永恒——观纪录片《布达拉宫》第一集有感
经过三年多的匠心雕琢,《布达拉宫》纪录片震撼问世,首次全方位、多角度揭开了布达拉宫这座璀璨人类文化明珠的神秘面纱。
影片开始于2021年的藏历新年,这一天恰巧也是农历春节。在漫天烟花的映衬下神圣的布达拉宫展现在我们眼前,一幅关于布达拉宫历史和文化的画卷徐徐展开……
在整体画面的呈现上,该片给观众带来了肉眼可见的壮丽与震撼,透过缓慢推进的镜头我们可以看到西藏人民的壮美生命力,感动于那些发生在普通西藏人民身上的关于坚守与传承的故事。
摄影师/行摄十一
匠心般的坚持成就永恒
但是仍然有像夏勒尼玛父子这样的匠人,愿意将面对无限时空时的感悟化作源源不断的生命力倾注在手中之物上,成就让人赞叹不已的艺术瑰宝。
土地传达的智慧教人成长
那时候罗布可能并不太能理解这句话的意思,看上去没心没肺,整个人沉浸在盛装打扮的喜悦中。
转眼就到了藏历三月,春耕时姐姐卓嘎会在罗布劳作时给他送饭,那时的罗布乐呵呵地脸上全是明媚的笑容。
不过短短半年时间,他已经能既照顾庄稼又照顾姐姐了,这个时候的罗布青涩的脸庞上有了更多复杂的情绪,为姐姐洗头时才发现她已经长了好多白发。
这一刻罗布终于意识到作为家族唯一男丁的自己身上所需要扛起的责任。土地养育着生活的同时也传递着无限的智慧,他会教会一个男孩长大。
匠人精神的坚守与传承
布达拉宫的古籍抄写员丹巴热杰15岁时就随父亲多吉群培进入布达拉宫抄写古籍。父亲现已退休尼木老家,抄了一辈子古籍的他,双目完全失明。这年入冬时丹巴热杰回到老家,给父亲带回了一个礼物——布达拉宫的模型。
说着他把布达拉宫的模型小心翼翼地举过头顶,显得那般虔诚而庄重。
千千万万,世世代代的他们用匠心魂铸文明,将情感编织成永恒。他们传承的不仅仅是匠人精神,更是凝结在布达拉宫这片土地上的热情淳朴、善良勤劳、聪明智慧。
如果你要描绘布达拉宫就不要仅仅写布达拉宫,你要去写那灿烂的文物、那漫长的历史、那人生的智慧、那专注的匠人、那世代的传承、那坚守多年最终成就的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