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巡礼 | 遵义会议纪念馆:从“历史记忆”走向“时代共鸣”
遵义会议召开迄今为止已经整整90年了。90年前,在那座灰白相间、中西合璧、砖木结构的二层小楼里,一场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会议划破寂静长夜,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奏响时代强音、开启光明前景的里程碑,在岁月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红色文化记录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奋斗历程,是民族精神的具象化载体。”遵义会议纪念馆党委书记、馆长周俊南表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将有助于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精神支撑,有助于强化青少年的文化自信、爱国情怀与社会责任感、民族认同感。
作为遵义会议会址的“守护者”、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近年来,遵义会议纪念馆深入挖掘遵义会议历史经验和精神内涵,大力传承红色基因、讲好遵义故事,让遵义会议精神永放光芒、让革命老区遵义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展现新风采。
利用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技术,开发制作革命故事VR影片、AR探索游戏;“等身幻影成像技术”再现遵义会议召开的场景;文物可在电子屏上360度旋转观看;乌江水流湍急、枪林密布,强渡乌江的画面更加生动……聚焦红色文化的传承与传播,遵义会议纪念馆不仅每日为游客提供讲解服务、携“行进中的遵义会议纪念馆”至全国巡展,更是不断结合数字技术、多媒体技术丰富展陈的形式和手段,让文物“活”起来,让场景动起来。
在馆藏文物数字化建设上,遵义会议纪念馆通过实施馆藏文物数字化保护项目,运用精细化数据采集技术,通过三维建模技术、数据处理技术加工形成文物三维模型及其他可视化数字资源。在文物数字互动屏系统对外展示下,观众可以通过触摸文物模型,全方位观看文物细节,更深层次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
完成革命文物资源数据采集及模型制作后,利用AR、互动大屏、多点触控技术,开发文物展示AR系统、文物数字互动屏系统及文物知识问答互动游戏,以提升纪念馆数字化资源展示利用水平。
今年5月,遵义会议纪念馆落地《转折·从头越》VR沉浸式数字展,观众戴上轻量化VR头显,穿越历史时空,以第一视角感受“飞”临点金山、竹筏“渡”江、枪炮“震”天等场景。
“湘江战役的炮火轰鸣仿佛穿透时空,娄山关大捷的冲锋号角在耳畔回响,数字技术精准复刻的历史场景,使红色教育从单向灌输转变为身心共鸣的深度体验,而红色精神中蕴含的艰苦奋斗、创新突破等品质,同时也为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着精神动力。”周俊南介绍。
纪念馆数据显示,2024年接待游客突破900万人次,进一步发挥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的功能和作用。
为让游客延续红色记忆、汲取前行力量,遵义会议纪念馆与遵义转折文化培训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深度合作,打造了“遵义文创”品牌,开发了潮玩文创、文具等430余款原创产品,满足了不同游客的多元需求。“今年,我们深度挖掘红军文化内涵,推出‘遵义文创’专属的男女款小红军IP系列文创产品,开发出玩偶、徽章、冰箱贴、摇摇乐摆件等衍生产品,深受青少年群体喜欢。”周俊南说,通过这些红色旅游文创产品,遵义会议纪念馆探索出“红色文化+旅游+文创+科技+研学”的红色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路径,带来了显著的客流量与经济效益。据悉,2024年“遵义文创”产品的销售额达到1200万元,销售累计达30万件,有力带动了当地红色文旅产业与经济的发展。
如今,遵义会议纪念馆适应现代化发展需要,以全新的形式讲述红色文化历久弥新的故事,让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更好地实现从“历史记忆”到“时代共鸣”的跨越。“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推进红色文化与科技融合,通过VR技术,在线上再现各场馆建筑和辅助陈列、遵义会议陈列馆主题展览,补充完善优化现有数据,建立线上观展场景,为观众提供全面的数字化信息。”周俊南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