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 文旅要闻 党建动态 专题专栏 招商引资
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红色旅游

日喀则江孜县:血色丰碑映照英雄之城的金色未来 ▎铭记历史·红色名城

来源: 住建部 作者: 发布时间: 2025-09-17

红色历史文化名城,不是静止的历史符号,而是承载着民族记忆的精神容器,不仅在历史的丰碑上镌刻着革命先辈的初心,更在今日的发展浪潮中凝结着“住建人”守护历史的匠心。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此,建筑杂志社新媒体中心特开设专栏《铭记历史·红色名城》,聚焦红色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传承,展现住房和城乡建设行业的使命担当。住房和城乡建设行业始终站在历史与当下的交点上,既当守护人,也做转化者,在城市更新的年轮里续写着红色基因的传承篇章。

宗山上俯瞰加日郊老街、白居寺

在喜马拉雅山脉北麓,年楚河畔,矗立着一座承载着厚重历史与荣光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江孜。这里不仅是1904年我国西藏地区军民英勇抗击英国侵略者的主战场,更是藏民族文化荟萃的千年古城。从血色淬炼的英雄史诗,到科学系统的保护复兴,江孜县正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红色基因,书写着雪域高原名城保护与发展的新时代篇章。

江孜抗战历史文化名城的百年沧桑

江孜宗山城堡的营建可追溯至数百年前,最初作为西藏地方政府“宗”(县级行政单位)的治所及军事要塞。早在吐蕃时期,这里就是重要的军事据点和交通要道。至公元14世纪,江孜宗山城堡建成,成为西藏地方行政与军事中心。明清时期,江孜发展成为后藏地区的商贸重镇和文化中心,以白居寺、紫金寺等为代表的藏传佛教寺院群,以及独具特色的藏式民居街区,共同构成了名城的历史肌理。

19世纪末,英帝国主义以通商、划界为名,不断染指西藏。1903年底,麦克唐纳少将和荣赫鹏上校率领装备精良的英印军队数千人,悍然越过则利拉山口入侵西藏。沿途虽有藏军和民兵英勇阻击,但装备悬殊,隆吐山、古鲁等地相继失守。1904年4月,英国侵略者兵锋直指江孜,这座古城成为拱卫拉萨的最后一道屏障。

面对强敌,藏军、僧兵、民兵及江孜周边百姓同仇敌忾,依托宗山城堡及周边民居、寺庙构筑工事,誓死抵抗。从当年4月到7月,藏军凭借简陋的火绳枪(“叉子枪”)、土炮、滚石檑木,在宗山、白居寺、帕拉庄园等街区要点,与拥有马克沁机枪、现代火炮的英军展开殊死搏斗。著名的“江孜突围战”展现了藏军非凡的勇气。7月5—6日,英军集中重炮猛轰宗山城堡。水源被切断,弹药库被炸毁,守军伤亡惨重,弹尽粮绝。残余军民拒绝投降,或跳崖殉国,或战斗至最后一息。7月7日,宗山陷落,江孜沦陷。英军随后长驱直入拉萨。

抗英斗争后的江孜宗城堡

战后,宗山城堡主体被毁,满目疮痍。山脚下的街区,如白居寺周边、老城街巷,既是战斗发生的场所,也承载了战火带来的巨大伤痛。这些街区的一砖一瓦、一墙一院,成了那段悲壮历史最直接的物证。它们无声地诉说着侵略者的暴行和西藏军民不屈的抗争精神。

系统保护规划下的历史城区振兴

宗山抗英遗址所在的江孜历史城区作为江孜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载体,在构建民族团结共同体意识、展现民族精神价值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价值。江孜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实施了一系列系统性、高标准的保护规划与利用工程。

顶层设计引领。科学编制《江孜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21—2035年)》《江孜宗山抗英遗址保护规划》《江孜英雄古城文化旅游景区总体规划》《江孜白居寺保护规划》等关键性规划,明确了保护范围、等级、措施及展示利用方向,为整体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法定依据和科学蓝图。

宗山历史文化陈列馆

核心载体建设。修建完善宗山历史文化陈列馆(山上),利用已有的建筑进行活化利用,馆内通过展呈历史文献、珍贵实物、复原场景等,讲述了江孜的文化历史、建城历程、家族变化、繁荣商贸、抗英历史、新时代援藏建设等,让参观者在观摩中感悟江孜魅力。

江孜抗英英雄纪念馆场景

由上海援建的江孜抗英英雄纪念馆(山下),位于英雄中路宗山古城门楼旁,全面展示江孜抗英历史脉络、1904年江孜抗英战役及江孜历史上对抗外侵的重要事件,是当前社会教育、红色旅游的重要载体和传承爱国主义精神的主要场馆。

加日郊历史文化街区

加日郊老街作为国家历史文化街区,见证了江孜商贸繁华、居民英勇善战以及江孜新面貌。2019年,江孜县人民政府在老街实施了市政基础设施改造提升,项目涵盖石板路修复、给排水管网更新、主路电力通信线路规整入地、消防设施完善、环境整治等具体工程。项目的实施显著改善了居民的生活条件,提升了街区整体环境品质,为文化传承与旅游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实施老街危房改造,对老街内14处公房(危房)进行专业性的抢险加固、修缮维护,工程遵循“修旧如旧”原则,最大限度保存历史信息和原有风貌,确保建筑安全与历史真实性。

红色基因融入时代脉搏

江孜在严格保护红色遗址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红色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英雄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勃勃生机。

江孜氆氇亮相法国巴黎家居装饰展

非遗“焕新”,从英雄城走向世界。作为“卡垫之乡”的江孜鼓励和支持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及企业在保持传统核心技艺的基础上,积极融入抗英历史元素(如宗山城堡、英雄人物剪影、象征不屈的雄鹰图案)和现代审美,借助上海援藏力量引入新工艺、新设计,提升品质和时尚感。这些融合了时代元素的卡垫、氆氇制品,不仅在国内市场受到欢迎,更是登上了MAISON&OBJET(法国巴黎家居装饰展),成为讲述中国西藏故事、传播英雄精神的独特载体。在加日郊老街等历史街区,专门设立了展示与销售氆氇非遗产品的特色店铺,让游客在古街漫步中就能感受传统工艺与红色文化的魅力。

江孜达玛场达玛节

节庆重生,历史记忆融入当代生活。重修具有悠久历史的达玛场(传统射箭场),并成功召开盛大江孜“达玛节”,这一传统民俗节日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节日期间,除传统的射箭、赛马、歌舞等活动外,特别增设缅怀抗英先烈、弘扬爱国主义等主题活动,让群众在共度节气中重温历史,激发自豪感,使古老的节庆成为凝聚民心、加日郊历史文化街区宗山上俯瞰加日郊老街、白居寺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文化载体和活态仪式。

迈向可持续的红色名城

江孜,这座雪域高原的英雄之城,正以其对历史的敬畏、对保护的执着、对创新的追求,生动诠释着红色文化遗产的时代价值。守护英雄记忆,传承红色基因,不仅是对历史的告慰,更是凝聚民族精神、激发奋进力量、建设美丽家园的不竭源泉。在精心守护与活化利用的双翼带动下,江孜的英雄史诗必将在新时代续写出更加璀璨的金色华章,让这座血色丰碑映照下的古城,永远闪耀着信仰与希望的光芒,成为雪域高原上一颗永不褪色的红色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