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 文旅要闻 党建动态 专题专栏 招商引资
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文旅融合

“颂60年风华·评山南历史巨变”丨青稞酒香里的致富路:强吉村绘就高原文旅融合新图景

来源: 网信山南 作者: 发布时间: 2025-08-07

在西藏山南琼结县的群山之间,有一个被称为“青稞酒之家”的村落——强吉村。这里海拔3800米,却以400年的酿酒传统、千年的文化积淀,在雪域高原上书写着乡村振兴的传奇。作为“中国传统村落”“中国美丽休闲乡村”,这个辖3个自然村、184户726人的藏族村落,正以“强钦庄园、强钦林卡、强钦青稞酒”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让青稞酒香飘向更远的地方,让传统村落焕发时代活力。



党建红引领生态绿

强吉村的蜕变,始于党组织的堡垒作用。村党总支构建“村级党总支+网格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三级党建体系,95名党员如星星之火,点燃了乡村文旅发展的燎原之势。当“平措康桑”文旅集团的管理人员走进强吉村,党员干部带头改造民居、学习服务标准,仅用两年时间就将民宿从15户拓展至45户,接待能力提升3倍。这种“党员带头干、群众跟着干”的模式,让99名党员干部成为文旅产业的“领头雁”,也让22户脱贫户、12名脱贫群众通过民宿经营、景区服务实现稳定就业,57个生态岗位织密民生保障网。

在强吉村,党建引领不是抽象概念,而是具体实践。当村里决定改造400年历史的强钦庄园时,党员干部带头清理杂物、协调用地,仅用3个月就将这座古建筑转化为公共文化中心;当发展青稞酒产业遇到技术瓶颈时,党员骨干远赴青海学习酿造工艺,回来后带领村民成立羌钦精酿青稞酒厂——这种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实践,正是强吉村集体经济年均增长26%、2024年突破30万元的核心密码。



农旅融合激活乡村细胞

走进强吉村,105户“美丽庭院”如珍珠般散落村中,白墙红窗映衬着远山雪顶,藏式木栏缠绕着格桑花。谁能想到,这里曾是杂物乱堆、污水横流的传统牧村?村“两委”深学活用“千万工程”经验,开展600余场人居环境整治,让猪圈牛棚变身景观小品,让泥泞巷道变为青石板路。更令人称道的是,村民们将自家院落改造成民宿时,自发保留藏式雕花门窗、传统火塘,使每一间民宿都成为“活着的文化标本”。

旅游民宿的爆发式增长,见证着农旅融合的魔力。2020年,首批15户民宿试水经营,当年户均增收8000元;2024年,45户民宿形成集群效应,游客不仅能住藏式民居、吃藏家美食,还能参与青稞收割、酥油制作等农事体验。这种“农房变客房、农产变商品、农民变主人”的转变,让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5942元,增速13%,更让牧人的孩子放下牧鞭,在自家门口当起了“民宿管家”。



产旅共振释放产业动能

在强吉村的产业蓝图里,传统技艺与现代产业碰撞出奇妙火花。羌钦精酿青稞酒厂将古法酿造与工业技术结合,推出的"强钦青稞酒"系列产品不仅走进拉萨的高端餐厅,还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内地,年销售额突破50万元。更妙的是,村里与“夜伴蜂声”公司合作安装250个蜂箱,让青稞花田成为蜜蜂的乐园,既为酒厂提供天然蜂蜜原料,又为村集体增收7.5万元——这种“酿酒+养蜂”的循环经济,让33平方公里的村域面积成为立体发展的生态工场。

产业融合的深度,决定着发展的厚度。当游客走进酒厂参观发酵车间,当研学团队在青稞田观察蜜蜂采蜜,传统产业便有了体验价值。村里还开发出“青稞酒酿造体验”“蜂蜜手工制作”等旅游产品,使农产品溢价空间提升40%。这种“生产在田间、加工在村落、销售在云端、体验在现场”的全产业链模式,正是强吉村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关键所在。



文旅融合续写千年乡愁

强钦庄园的重生,是强吉村文旅融合的神来之笔。这座拥有400多年历史的古建筑,曾是吐蕃时期的贵族庄园,改造后既保留了原有的藏式碉楼结构、壁画唐卡,又融入了村史馆、非遗工坊等现代功能。与“平措康桑”合作打造的强吉林卡,将传统林卡文化与现代休闲旅游结合,开放以来接待游客8000余人次,营业额38万元,为村集体增收15万余元。当游客在庄园里聆听吐蕃历史故事,在林卡里品尝青稞酒、观看锅庄舞,千年文化便有了可感知的温度。

文化振兴的核心,是让传统活在当下。强吉村将藏历新年、望果节等传统节庆转化为旅游IP,举办“青稞酒文化节”吸引八方游客;组织村民成立非遗表演队,让卓舞、牛皮船舞从田间地头走上舞台中央。这种“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实践,不仅让村民重拾文化自信,更让游客在体验中读懂西藏的文化基因。



传统村落的现代性突围

强吉村的故事,为边疆民族地区的乡村振兴提供了多重启示。在这里,党建引领不是口号而是行动,95名党员用脚步丈量民情,用智慧破解难题;在这里,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不是矛盾而是共生,3800米的海拔挡不住发展的热情,却让“高原生态”成为最珍贵的品牌;在这里,传统文化不是包袱而是资源,400年的青稞酒传统经过创新转化,成为带动全村致富的“黄金产业”。

站在强吉村的青稞田边,远处的雪山与近处的民宿相映成趣,酿酒作坊的蒸汽与游客的欢声笑语交织升腾。这个曾被认为“只能放牧”的高原村落,用实践证明:只要找准路径,传统村落完全可以在现代化进程中焕发新生;只要干群同心,边疆民族地区完全能够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当青稞酒的醇香飘过雅鲁藏布江,强吉村的故事正在告诉世界:在雪域高原上,乡村振兴不仅是经济数字的增长,更是文化自信的重塑;不仅是村容村貌的美化,更是生产生活方式的革新。这座“稞酒之家”,正以文化为魂、以产业为骨,在高原上书写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乡村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