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地非遗传承人昌都对话,共话千年文脉的时代绽放——昌都市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传承人对话会成功举办
6月14日下午,作为昌都市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的重要环节,“非遗传承人对话会”在风景如画的八宿县然乌镇成功举办。来自天津、重庆、福建三个援藏省市的非遗传承人和昌都本地非遗传承人展开对话,搭建跨地域非遗交流平台,促进保护经验互鉴与发展思路碰撞,为昌都乃至更广范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注入新活力。
对话会以“融入现代生活——非遗正青春”为主题,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非遗盛宴。八宿县副县长胡森林致欢迎辞。天津非遗传承人邢晓阳率先发言,对天津精选的3个非遗项目进行整体概述,并深情分享了传承人的动人故事与坚守历程。天津市其他传承人逐一登台,生动展示了各自非遗项目的独特魅力与精妙制作技艺。福建省非遗保护中心干部梅影讲述了福建漆画技艺与昌都唐卡艺术交流经验,并希望继续加强合作做大做强唐卡漆画产业。福建与重庆两地的传承人紧随其后,分别介绍各自极具地域特色的非遗项目,详述其历史渊源、文化内涵与制作流程,展现中华非遗的博大精深与多元一体。
昌都十一县(区)非遗传承人代表依次发言,热情洋溢地介绍了唐卡绘制、藏香制作等丰富多彩、底蕴深厚的本地非遗瑰宝,彰显雪域高原的文化自信,希望加强与对口援藏省市非遗的合作与共赢。
昌都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阿春作总结发言,他希望非遗传承人要在“表达能力”上持续精进,以更有效地传播非遗知识、讲好非遗故事;在传承工作中要更加“看重传承本身的核心价值”,处理好保护传统与适应时代的关系,确保非遗生命力的永续。
此次跨省(市)的非遗深度交流,不仅加深了彼此了解,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更在“保护为先、守正创新、活态传承、融合发展”等关键议题上凝聚了共识。全体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纷纷表示要进一步加强合作,携手探索非遗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有效路径,共同守护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让千年文脉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