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 文旅要闻 党建动态 专题专栏 招商引资
当前位置: 首页>文旅资讯>旅游攻略

遇见仁布玉 感悟匠人匠心

来源: 西藏日报客户端 作者: 发布时间: 2021-10-28

仁布,藏语为“聚宝”的意思。由于地处冈底斯山与喜马拉雅山之间,得益于独特的地理环境,使西藏仁布县拥有丰富的玉石矿产。


因为有了玉石的存在,仁布玉石雕琢技艺也在一代代大师口传心授间,不断传承和精进,而尼玛就是其中一个传承人。

图为自治区级玉石雕琢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尼玛老师在给孩子讲仁布玉石的历史。记者 李洲 摄

“我天生就是和玉石打交道的料。”尼玛从十岁开始学习玉石雕琢技艺,到自己亲手制作一个个精巧的日用工艺品,如今已过去40年。凭借高超娴熟的玉石雕琢技艺,尼玛成为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四十年前,我第一次接触到这门手艺,一下子就被它折服,愿意用一生去传承它、守护它。”

仁布玉器皿最初兴于15世纪20年代。仁布玉主要用于雕琢人们的茶杯器皿,也有制成石砚,称仁布砚,这些工艺品极富藏民族特色。

图为尼玛老师展示以前雕琢玉石的工具。记者 李洲 摄


为传承与保护玉石雕琢技艺,1992年,尼玛创办了仁布县仁玉民族玉器雕刻有限责任公司。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培养了30多名工人,同时研发出各类玉器产品100多种,年均收入达110万元。除了玉石碗,他们用玉石生产酒壶、酒杯、鼻烟盒、糌粑盒等用品,深受农牧民和广大游客们欢迎。

从寻找高品质的玉石,再到粗打、细磨和雕刻等步骤,最终成为百姓家中的日用品,或者成为玉石藏家的收藏品,这个过程既需要口传心授的经验,也需要足够的耐心。尼玛说,选到高品质的玉石不容易,但制作时更需要手艺人的技艺与匠心,这是一门需要静心的手工艺。

图为仁布玉匠人正在雕刻玉石工艺品。记者 李洲 摄


如今,随着旅游资源的开发,来西藏仁布县旅游的国内外游客越来越多,仁布玉石的名声越来越大,尼玛每年接到的订单也越来越多了。

据说,用西藏仁布玉石制作的玉器皿对人体益处甚大,而现代科技对仁布玉的化学测试结果证明了这一点。仁布玉含有锌、镁、铜、硒、铬、锰等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经常佩戴仁布玉可使其中的微量元素被人体吸收,对人体的保健作用甚大,对胃肠道疾病、阑尾炎、尿道疾病等有良好的防治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