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猫、京东同步发布图书消费数据 高原人最爱心灵鸡汤类书籍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当天,京东数据研究院发布了《2017国民阅读报告》;天猫也基于自身的大数据,发布了一组图书销售数据。让我们一起透过这些大数据和西藏本地图书商店销售数据,看看西藏人的读书习惯是啥样的。
在信息通道愈发丰富的今天,人们时刻处于碎片化信息的包围和淹没中,被各种数字终端占据所有时间。不禁有人会问,你还有时间读书吗?答案是各种各样的:1、我每天都忙于生计,根本没有时间读书;2、空闲时间会选一些书读;3、就算再忙,我每天也会读上一个小时的书或者读上几十页的书。
基于京东平台图书类产品的大数据,京东数据研究院发布《2017国民阅读报告》,报告指出,新疆和西藏,年均购书金额200元以上的用户占比,在全国颇为突出,排名名列前茅。且在2016年的图书销售订单量中,中西部省份城市处于上升的趋势,西藏也不例外。而西藏人最爱买的图书中,京东的数据显示为心灵鸡汤型。
另外,在京东的数据中显示,童书、教辅类书籍的销量增长迅速。而在天猫的数据则显示,西藏阿里地区的童书类购买居全国第一。
昨日下午,记者在位于宇拓路的新华书店内看到,书店内人头攒动。“你好,请问今天书店有活动吗?”“有啊,今天全场图书8.5折。”店内,一个小伙跟工作人员咨询。
“平时每个周末,书店里的人都很多。但是,因为今天有活动,所以人还是要略多一些。平时顾客每个年龄层次的人都有,但最多的就是小孩子,在书店的后面有一个故事阅览区,很多小孩都喜欢周末过来看书。”书店内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
该工作人员介绍,书店的图书销售存在一定的季节性。“比如最近这个季节购买公务员考试类的书的读者多一些,也会有一些家长带着小孩买教辅材料。而一年四季来看的话,小说的销售量比较好,尤其是每次新上的小说,会受到很多读者的喜爱。”
在书店一角,一位蹲在地上记笔记的中年人格外显眼。一边翻看《毛泽东诗词全集》,一边在一个小本子上写写记记。这位中年人姓申,来自青海,目前在拉萨打工,住在西郊。“我有时间就会来这里看这本书,断断续续,这本书已经看了一半。像我这种打工的,哪里有活就去哪里,住所不固定,买了书也不好搬。再加上,这本书太贵了,要70元左右。我特别喜欢这本书,西郊的书店没有发现这本书,所以,每次我有时间就坐公交车来这里看书。”
随后,记者联系自治区新华书店业务科负责人,向其了解了西藏图书的销售情况。虽然现在电子书盛行,一些人开始选择看电子书,但纸质书仍然有大波的受众,且这个受众群体在不断扩大。
“尽管有电商和电子书的冲击,但实体店有实体店的优势。比如说,一本书拿在手里可以感受到纸张的质量,可以直观地了解到书本的内容。”该负责人向记者说道。
该负责人介绍,通过自治区新华书店的销售情况来看,社科类、文学类、菜谱类、心灵鸡汤类的图书销售量都十分乐观。“我们去年的图书零售和批发总量达到了两千多万册,这当中不包含教辅类,而且买书的各个年龄段的人群皆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