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人人都做“绿色”参与者
日前,中央第六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我区开展环境保护督察,这是对我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次全面检阅,对于加快美丽西藏建设、构筑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必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长期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牢始终记中央嘱托,用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绝对忠诚的实际行动做好西藏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坚定不移建设美丽西藏,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保护第一,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生态环境。
面对来之不易的成绩,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安全不仅是政府的责任,而且是每个人的共同责任,因此,笔者呼吁,保护环境要成为全民的自觉行为,人人都应争当“绿色”参与者。
事实上,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理念与绿色生活方式有着非常密切的契合度,老子所倡导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抱朴见素、少私寡欲”的处世原则一直为我国先人所奉行和实践;
《论语·述而篇》中记载:“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后人就是遵循孔子关爱生命的理念,反对“竭泽而渔”地向自然索取;
唐代诗人李商隐看到一些达官贵人饕餮终日、破坏环境,便写下了这样一首诗歌──“嫩箨香苞初出林,於陵论价重如金。皇都陆海应无数,忍剪凌云一寸心。”吃腻了山珍海味的达官显贵们吃下肚的是竹笋,毁掉的却是一片竹林。作者的这种叹息是一个人良心的自我发现,更是爱护环境的情感的自然流露。
环保并不是“高高在上”,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可以发现环保、实践环保。倡导绿色出行,步行、骑单车,少开车或者不开私家车,尽量选乘公共交通工具是环保;使用布袋,拒绝使用一次性用品,尽量使用可再生物品是环保;一水多用,随手关闭水龙头,使用节约型水具是环保;双面使用纸张,回收废纸再利用是环保;随手关灯、节约用电是环保……
“众人拾柴火焰高”。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我们要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培养节俭、适度、朴实的生活方式和绿色消费习惯,倡导低碳生活,保护森林资源,建设绿色家园,努力为子孙后代留下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真正成为“绿色”参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