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现代生活 非遗正青春——日喀则市喜迎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暨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响应文化和旅游部以“融入现代生活 非遗正青春”为主题的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的通知精神,由市委、市政府主办,市文旅局、南木林县委、县政府承办的日喀则市喜迎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暨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在遗产日当天南木林县民族团结广场隆重举行,在启动仪式伊始,参加“赏世界文化遗产˙传藏戏千年古韵”第五届唐东文化藏戏(折子戏)大赛的15支藏戏队分别入场并亮相,激昂的鼓钹声瞬间点燃了现场气氛,让观众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磅礴力量。
日喀则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孙晓锋,南木林县委书记周海浪,南木林县委副书记、政府县长边巴,著名演员和藏戏专家多布杰、中普琼、扎西旺杰、旺杰等人亲临活动现场,为活动助力。市文旅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孙晓峰主持启动仪式,南木林县委书记周海浪致辞。
活动旨在弘扬非遗时代价值,推动非遗与现代生活深度融合,营造全民参与非遗保护传承的浓厚氛围。非遗展演环节亮点纷呈,极具地方特色。宏大史诗与细腻情感交织的格萨尔说唱、活泼稚嫩的少儿藏戏队的精彩演出,让传统文化得到了在传承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良好发展态势。南木林镇几个行政村演出队带来的富有本地特点的谐钦、果谐等传统歌舞,进一步展现出了行政村文艺演出队在传承发展中的使命担当,感受到了文化队伍的不断壮大,群众文艺演出队带来的精彩舞蹈表演,为活动增添了别样的地域文化韵味。
在民族团结广场上,国家级非遗项目江孜卡垫织造技艺、自治区级非遗项目牛村陶器制作技艺、市级非遗非遗项目恰哇编织技艺等50个非遗项目、民族手工业产品、南木林县县级非遗产品集中亮相,各类非遗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得到有效的宣传展示。
藏戏是藏族群众十分喜爱的传统戏剧种类,能够一次性观赏不同流派、不同剧目的演出是很多百姓一生难遇的美好时刻,深受当地人民的欢迎。“赏世界文化遗产˙传藏戏千年古韵”第五届唐东文化藏戏(折子戏)大赛决赛是此项活动的重要一环,是对前四届藏戏唱腔比赛的延续和升华,是继承和弘扬藏戏这一传统文化的生动体现。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让非遗走进大众生活,促进了非遗与现代生活的融合,激发了全社会参与非遗保护传承的热情,为非遗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也让人们看到了非遗在新时代传承与创新的无限可能,为文化强国建设贡献了力量。
活动通过“云端珠峰”、“南木林发布”、“文化西藏”等媒体进行了直播,西藏日报社进行了报道,整体活动得到了更有利的宣传,加深了区内外游客对日喀则市文化遗产的识别度。
结合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融入现代生活 非遗正青春的主题,创收是最能体现这一主题的根本。两天的非遗展示,各个非遗点收入不断、订单不断,实现了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经济价值。经初步统计,线下销售总额达45万余元,仅南木林县完成订单就达12.35万元。活动现场发放《日喀则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500册、《非遗宝库》300册、《峰之美唐卡图典》50册、《藏戏之源·艺术天堂—藏戏三大流派精品选集》DVD套集300套,共计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