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大庆 颂党恩 共奋进 | 堆谐故里奏响时代新韵 拉孜文化传承发展谱华章
新时代西藏答卷
珠峰儿女心向党 开放发展谱新篇
在被誉为“堆谐故里”的西藏日喀则市拉孜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堆谐”艺术正焕发着蓬勃生机。数十年来,在党的领导下,拉孜县探索走出了一条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并重的特色之路,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出璀璨光彩。
筑牢阵地,公共文化服务普惠基层。拉孜县成功构建起覆盖县、乡、村三级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县乡图书馆建设稳步推进,通过专项业务培训提升管理员技能,确保服务质量。数据显示,该县累计投入超千万元用于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建成1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99个村文化室、99家农家书屋和30家寺庙书屋,实现基层文化阵地全覆盖。投资百万元打造的日喀则市首个县级专业录音棚,为艺术创作提供了专业平台。流动图书车穿梭于高原村落,将文化种子播撒至每一个角落。
活态传承,非遗保护体系日益完善。拉孜县建立了完善的非遗保护与传承体系,拥有国家级非遗3项、自治区级1项、市级12项、县级30项。其中,“历史最悠久的藏式堆谐踢踏舞”——拉孜堆谐成功申报世界纪录。通过“堆谐进校园”、“三区人才”培训等项目,培养了大批年轻传承人。县艺术团、99支行政村文艺队、10支藏戏队、12支谐钦演出队活跃在基层。年均开展文化活动900余场,惠及群众超10万人次。2024年,拉孜县荣膺自治区级“非遗特色县”称号。
精品迭出,文艺创作成果丰硕喜人。拉孜文艺工作者辛勤耕耘,创作了《飞弦踏春》《妙音踏舞》《新时代福音》《我想有个温暖的家》《魅力拉孜》等百余部优秀作品。其中,《妙音踏舞》《新时代福音》等原创作品深受群众喜爱,“红色歌曲大家唱”、广场舞比赛等活动深入人心。拉孜堆谐《飞弦踏春》更先后亮相央视春晚和亚洲嘉年华舞台,成为展示西藏文化的亮丽名片。
产业赋能,文旅融合奠定发展基石。依托丰富文化资源,拉孜县成功培育20余家民族手工业合作社,开发了拉孜藏刀、扎念琴等15种文化产业经营项目,年产值达1500万元。廓雄遗址考古发掘、觉囊塔保护维修等项目的顺利实施,为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拉孜县正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积极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作为堆谐艺术的摇篮,拉孜县必将谱写新时代更加辉煌灿烂的文化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