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新闻中心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 文旅要闻 党建动态 专题专栏 招商引资
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民族团结

基层动态丨丁青县民族团结进步“进景区”促双赢

来源: 丁青县专项办 作者: 发布时间: 2023-08-29

按照中央和自治区以及昌都市部署要求,丁青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文化旅游产业深度融合,着力构建“民族团结+文旅融合”工作格局,为民族工作和文旅产业赋能增效,文化旅游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焕发勃勃生机。

弘扬传统文化增强向心力。突出特色文化。盛载全区有名“琼布文化”的美誉,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开展丁青发展史就是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和民族团结进步共建共荣共享史研究和宣传,深度挖掘琼布文化、民族文化、民俗文化和乡村历史文化内涵,以“琼布文化”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传承“非遗”文化。把“非遗”文化深度融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充分利用民族传统节日,开展虫草艺术节、赛马节、旅游艺术节暨冰川音乐节等传统节会活动,赓续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凝聚文化共识、坚定文化自信。建立唐卡展厅和特色民族手工艺加工厂不断保护传承丁青传统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渲染非遗文化魅力,体验民族传统文化。弘扬历史文化。在红色琼布展厅建设民俗展馆+民族团结文化故事长廊,讲好丁青县的由来、十八军进藏、丁青平叛等10个民族团结进步故事,使各民族群众深入了解丁青的厚重历史文化,直观感受民族文化多元一体特质和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成果。

挖掘地域资源增强吸引力。注重发挥优势。依托天穹孜珠山、布迦雪山和布托姊妹湖旅游产业,打造以“天穹孜珠 热巴之乡”为主题的文化和旅游相结合的民族团结观摩路线,以文化带动民族团结进步,促进经济繁荣。按照“一心闪耀,六区联动”结构布局,将民族团结进步元素自然融入唐卡、道路、展厅、讲解词等,做到创建工作与景区建设、旅游发展、生态保护深度融合、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打造宣传阵地。充分利用孜珠山、姊妹布托湖、焫茸冰川等特色旅游景点建设打造宣传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阵地、弘扬民族优秀历史文化的典范、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的纽带,争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景区,切实为全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进景区”活动贡献“民勤经验”和“民勤方案”。注重经济效益。在姊妹布托湖途经地,进行温室大棚种植形成以农产品采摘、农事体验、旅游观光为载体的观光采摘休闲农业,孜珠山以民族特色小饰品赠送不断大力宣传汉族、藏族、回族等多个民族群众共同劳动发家致富的事迹,各族群众增收致富路越走越宽阔,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

促进民族融合增强凝聚力。坚持发展为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走“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协同发展之路,持续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做特做响立足特色藏饰风情的文化旅游业,千方百计增加各族群众收入,广泛凝聚各族群众力量,团结一心、守望相助,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物质基础。深入景区开展“法律护航保平安,民族团结花盛开”志愿服务活动,拓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解决急难愁盼问题,促进各民族和衷共济、和睦相处、和谐发展。拓宽宣传载体。充分发挥旅游景区观赏性强、参与度高、民族特色明显的特点,突出和打造政治性强、意蕴厚重、接受度高的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把各民族优秀文化元素和民族团结进步的声音、故事、图片、视频嵌入旅游景点,为景区旅游注入新内涵、发展新业态、培育新主体,推动各族群众在旅游体验中加强交往交流交融,使旅游景区成为引领各族群众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互动平台。制作安装以民族团结、社会公德、文明礼仪等为内容的宣传牌200个,绘制彩绘墙200余平方米,引导各民族群众服务社区、美化环境、互帮互助,促进各族群众在绿洲大地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树立示范样板增强感染力。注重营造氛围。按照“有形有感有效”要求,结合景区展陈布局,灵活嵌入民族团结进步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内容,让历史发声、文物说话、民俗传承、风景融情,呈现共创共享的良好局面。在景区LED显示大屏上常态化播放丁青县民族团结进步宣传片,主干道路两旁护栏布置以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宣传牌,在重点路段插设彩旗印制民族团结宣传标语,实现民族团结进步和景区人气双攀升。打造品牌亮点。在民族团结广场、街道、社区等城乡公共场所,设置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政策法规、民族知识、各民族传统服饰等为主要内容的绘画以及展板,建成民族团结进步长廊,悬挂横幅,为各族群众发放印制有民族团结宣传标语的纸杯、围裙、抽纸等,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激发各民族团结奋进的蓬勃力量。突出实体阵地。打造民族文化街景风貌,全方位展现各族群众生产生活繁荣昌盛景象,进一步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四个与共”共同体理念,增进“五个认同”。317国道沿途设立“爱心驿站”、民族文化书屋,打造宣传长廊,丰富少数民族群众精神文化生活。